在即将举行的全国游泳冠军赛上,参赛的各支队伍共计动员了超过400名教练和后勤团队成员全力支持。这一场盛大的赛事见证了无数的努力和付出。
在上海队的阵容中,我们注意到了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名字——沈金康。他曾是中国自行车界的传奇人物,带领着当年资源匮乏、没有车手和目标,甚至把自行车赛道当作停车场的香港自行车队,创造出了一个辉煌的奇迹。他不仅将这个极度简陋的团队打造成了亚洲的一流劲旅,甚至能够在国际赛事上赢得金牌和银牌,成为了中国自行车界的佼佼者。
沈金康在培养香港自行车选手方面功不可没。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曾经面临竞争环境几乎为零的香港,涌现出了黄金宝、李慧诗与郭灏霆三位世界冠军(场地自行车世锦赛),以及多位在亚运会和亚锦赛上脱颖而出的优异选手。其中,李慧诗更是不畏艰难,取得了两枚奥运奖牌,令人感动。
沈金康教练不仅在运动成绩上表现卓越,他更是身残志坚的典范。尽管他的左腿佩戴着假肢,每天仍坚持工作超过十个小时,显示出惊人的毅力和决心。但是,我们对沈金康的钦佩并不仅止于此,他还被视为体育科研技术的热衷者。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沈教练担任上海队教练时,就创新性地将无线电调频发射机改造成心率监测设备,并通过耳机实时监控运动员的心率,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代利用心率监测来优化训练的教练。他的创新不仅限于此,后来更是引入了血乳酸控制等尖端技术,帮助上海队赢得了众多金牌,创造了显赫的战绩。沈金康还撰写了关于心率控制训练的重要文献,为自行车运动带来了颠覆性的观念,曾获得了中国体育科研领域的最高荣誉。
展开全文
在他的影响下,香港体育学院运动科学部的实验室也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沈金康在结合比赛与训练的同时,还深入研究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和运动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帮助提升选手的整体素质。
根据香港媒体的报道,即便是到了退休的年龄,沈金康教练依然持续更新国内外的体育科研信息,努力拓展个人的学识边界。东京奥运会之后,他特别带着李慧诗与张伟丽一起训练,着眼于将自由搏击的体能训练与康复手段结合,因为他认为这些训练理念是最为先进的。
2023年底,沈金康在完成香港地区的使命后,光荣退休并返回上海。随着时间的推移,2024年,他被任命为上海体育局备战办的专家组成员,并担任上海游泳队的运动表现总监。他所负责的核心课题是心率与血乳酸控制在培训中的最新应用,探索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数据来指导训练工作。
尽管现在上海队拥有了唐钱婷和覃海洋两位世界冠军级选手,但曾经的强势地位早已被浙江队所取代。外界对沈金康教练的跨界加盟,倍感期待,他是否能够帮助上海游泳队再次迎来整体实力的强势回升?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