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万名观众涌入大连梭鱼湾足球场,气氛沸腾。李国旭站在场边,目光扫过那片绿茵场,这里承载着他太多的回忆与情感。2025年11月,大连英博队成功以中甲亚军的身份升入中超,完成了令人震惊的“三年三级跳”奇迹。而他,作为球队主教练,被球员们高高抛向空中。然而,在那一刻,李国旭的脑海中闪过的却是1998年足协杯决赛那个扑灭的点球——当年,他因罚失点球而被迫离开家乡,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涯。
李国旭的足球生涯起源于一次偶然的选择。小时候,他的头脑比同龄人更大一些,母亲担心他协调性不好,便决定送他去学足球,借此锻炼身体。然而,没想到这一选择成了他与足球永远分不开的联系。1997年,他加入了大连万达一线队,正式开启职业生涯。然而,真正的考验出现在1998年的足协杯决赛,年轻的李国旭站在点球点前,结果点球被扑,大连队遗憾失冠。
由于那次失误,李国旭遭遇了足球生涯的巨大打击,“没得谈、不准租借、只能转会”,他被迫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乡,开始了漫长的职业漂泊之路。从大连到陕西,再到重庆,李国旭不断地更换球队,直至在重庆力帆时期迎来了个人生涯的高光时刻——2001年,他在亚优杯的比赛中独中四元,成为中国足球历史上首位在俱乐部洲际比赛中单场进四球的球员。
2004年,李国旭迎来了一次特别的经历——他被租借到阿根廷博卡青年俱乐部,成为了中国球员的“阿甲第一人”。这段远征之旅耗时45小时,李国旭在阿根廷面临语言不通、孤身一人的困境。阿根廷的俱乐部实行走训制,训练后球员们各自回家,李国旭只能独自一人留在酒店。回忆起这段经历,他形容自己像是“摸着石头过河”,但他并没有因此而低落,而是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博卡的训练与比赛上。尽管在博卡并未成为主力,但这段经历极大丰富了他的足球理解,他总结说博卡的比赛特点是“水平高、节奏快”,与中国足球相比,“速度更快、竞争更激烈”。
2007年12月,李国旭决定退役,开始了自己的执教生涯。2009年,他成为了大连阿尔滨一线队的助理教练。到了2018年,李国旭被任命为大连超越一线队的主教练,但这段执教之路并不顺利。球队开局5连败,并且输掉了足协杯比赛,李国旭在四个月后卸任主教练,转任技术总监。然而,这次失败并没有打垮他。2022年,李国旭接手了大连智行(后更名为大连英博)队,这时的球队资金有限,资源稀缺,队员经验也不够丰富。面对重重困难,李国旭展现出了非凡的执教智慧,他制定了严格的规定:不拼的、不服从的、不减肥的球员一律被淘汰。
展开全文
李国旭并不是追求控球率的那种教练,他更强调比赛中的爆发力和反击速度。2025年,他带领大连智行队获得了中乙亚军,成功升入中甲,并且个人也获得了最佳教练员的荣誉。然而,这只是他奇迹的开始。2025年11月,他带领大连英博队以中甲亚军的身份升入中超,完成了“三年三级跳”的壮举。
李国旭将这支小成本运营的球队带到了极致,他曾在队内讲话时淡淡地说了一句:“把心安静下来。”他说这不是不想赢,而是太清楚赢球的真正意义:那并不是教练说了算,而是球员是否真正渴望胜利,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挑战。
作为土生土长的大连人,李国旭对家乡足球的困境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曾在一次采访中坦言:“大连足球人才已经断档,‘底蕴’几乎没有了。”他认为问题出在理念上:“大连足球没有跟上金元足球的脚步,不是钱没跟上,而是理念没跟上。”他还提到,大连球员的回归问题:“现在的大连球员都老了,合适的人才没多少,而那些有潜力的,也因为之前的种种原因不敢回来。”他指出,家乡球迷“既有好的一面,也有洪水猛兽那一面”,这种直言不讳的态度,体现了他对家乡足球深沉的爱。
为了保护家庭免受外界舆论的困扰,李国旭鲜少在公开场合谈论自己的私生活。但他曾真诚地说:“我不希望孩子受到负面舆论的影响,因为他们还太小,抗压能力还不强。”这份对家庭的保护,正如他对球队的关爱一样,始终充满着责任与温情。他不仅关注球员的训练和比赛,更关心他们的心理状态,懂得如何在私下生活中与球员建立朋友般的关系。
2025年10月19日,李国旭执教的球队在与武汉三镇的比赛中0-0战平,这场比赛是他执教生涯的第100场职业赛事。通过这100场比赛,李国旭带领大连英博取得了44胜23平33负的成绩。现在,李国旭已经成为了大连足球的新旗帜,2025年他获得了大连市劳动模范的荣誉,这在大连足球圈中仅有迟尚斌曾获此殊荣。
但对于李国旭来说,最重要的依然是那句简单而真挚的话:“我爱大连,从未改变。”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