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届世界杯冠军|托马斯穆勒世界杯进球数|拉斐尔・萨尔迪瓦尔笔下的世界杯传奇画卷|rafaelzaldivar.com

默克尔的“更衣室定律”

默克尔连任了。因此,明年世界杯,德国能进决赛——笔者愿在此立贴为证。

足球是圆的,选票是方的。预测世界杯冠亚军从来不像预测默克尔(Angela Merkel)能连任德国总理一样容易,然而,二者之间似有细如藕丝般的历史规律可寻。

根据笔者查据的不完全史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发达经济体大选中但凡中右翼阵营能够上台,该国男足总能在其后的世界杯上得到好运。

对于默克尔而言,赢得大选意味着一项“赤裸裸的福利”——这名60岁的物理学女博士有望再度找到一个“偷袭”德国男足更衣室的机会(2010年世界杯,默克尔就曾进入德国队更衣室与球员拥抱庆祝)。

理论并不能解释为何这样的政治倾向会投射到绿茵场上,但现实却暗合二者的相向轨迹。在这个明星转会费动辄上亿的足坛通胀年代,足球早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黑白相间的玩物。

精英化、商品化、财团化、杠杆化,这是目下职业足球的特质,尽管草根变富豪的励志片依然在上演(比如发育迟缓的梅西已成当今足坛第一人),但整个足球运动发展的话语权和掌控权却越来越攥紧于那些企业主和商业大亨的手心,他们可是中右翼政党的票仓。

笔者可不想让足球戴上一顶政治化的帽子,只是想为这项无可争议的政商融合的全球最大运动寻求一些别样注解。

先来看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恭喜默克尔之余,让我们翻开1949年以来的德国大选档案(该国基本法当年生效,大选制度由此固定)。包括上周末的大选在内,64年来,德国举行了18次联邦议会选举,18任总理中,12任来自以基督教民主联盟为主的联盟党,这是西方传统意义上的保守政党;德国第二大政党、中左翼的社会民主党在其余6次大选中赢得主要执政地位,产生了6任总理。中右翼阵营执政期间,德国赢得两次世界杯冠军、两次亚军和一次季军,两冠分别来自阿登纳(Konrad Adenauer)当选后的1954年和科尔(Helmut Kohl)当选的1990年;社民党执政期间,德国拿到了一次冠军,两次亚军,一次季军,冠军来自勃兰特(Willy Brandt)当年后的1974年。

笔者统计发现,无论是左、中、右谁领风骚,1949年以来无论任何一方阵营执政,德国男足总能获得至少一次亚军(或冠军),除了上述三个冠军,施罗德(Gerhard Schroder)、科尔、施密特(Helmut Schmidt)和艾哈德(Ludwig Erhard)政府时期,德国都拿到了一次世界杯亚军。

如果默克尔能够延续这一传统,那德国至少能在明年的世界杯上收获一个亚军(她的任上德国连续获得两次季军)。

这样的分析很附会吗?历史不会说谎。我们以1990年世界杯作为起点,6届世界杯冠军依次是联邦德国(两德在当年晚些时候统一)、巴西、法国、巴西、意大利和西班牙。又是一次中右翼大选的胜利——除了德国,夺冠时的法国和意大利也属于中右翼执政时期,前者的时任总统是希拉克(Jacques Chirac),后者则是意大利政坛不倒翁兼花花公子贝卢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当政。

之所以1990年世界杯作为分水岭统计,概是因为这届大赛刺激了意大利等国俱乐部的职业足球商业化运营,诞生了老贝麾下的A.C.米兰等第一批“土豪”,由此为外界提供了政治生态影响足球更清晰的视角。当然,足球巨头并不总是踢“右路”,伟大左撇子马拉多纳(Diego Maradona)在意大利吸金无数,他可是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同志的至交。